进一步推行节地生态安葬,节约土地资源,保护生态环境,同时减轻群众丧葬负担,更好地保障群众“逝有所安”的基本需求,天津市民政局、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的通知》,对参与不保留骨灰和标志物的节地生态安葬承办人进行奖补,最高可享受2420元。按照《通知》,
奖补具体标准为:1.对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的承办人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奖励;
2.对火化后直接选择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的承办人再补贴每具骨灰1420元基本殡葬服务费用(遗体运送、遗体火化、遗体冷存)。
民政部门为奖补金的发放部门,奖补工作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。据了解,节地生态安葬包括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、骨灰海葬等形式。受“入土为安”传统观念的影响,当家人去世时,市民会普遍选择到公墓安葬,但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,墓地需求不断增长且价格更是水涨船高,城市周边土地资源日趋紧张。“墓地围城”现象日益凸显。记者从天津市民政局了解到,目前全市殡仪馆每年火化遗体在7万具左右。按照我国殡葬法规规定,近年来,天津市绝大部分墓穴都控制在1平方米(0.0015亩)以下的节地型规格,但土地消耗仍在增长。市民政局殡葬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受传统丧葬观念的影响,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,还需要一个过程,一方面是人们观念的转变,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作为,营造环境来引导公众。
出台奖补政策就是要积极倡导生态葬、自然葬,让逝者回归自然,让节地生态安葬理念深入人心。这不仅符合生态环保原则,也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。此外,为倡导文明节俭办丧,践行“助民、便民、惠民”服务宗旨,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殡仪服务总站于2016年3月推出了殡仪便民服务平台,面向中心城区市民提供24小时殡葬咨询服务,同时推出了“3000元一站式全程文明殡仪服务”,满足市民家庭治丧需求。
服务内容包括入户服务、全程引导、遗体基础服务、殡仪车遗体接送、遗体告别礼厅、遗体火化、骨灰节地生态葬或骨灰撒放等,可满足一般家庭治丧的基本需求。截至目前,“3000元一站式惠民殡葬服务”,已承接1.9万余单,让厚养薄葬理念继续深入人心。